江苏高考招生计划再度减招(2021年江苏高考招生规则)

久梦由你 29 546

本文目录一览:

2019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回应高考减招,关于减招事件引发几点思考_百度...

1、江苏省教育厅数据显示,今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304万,较减少25万,出现历史新低。昨天深夜,江苏省教育厅再度回应称,今年普通高校在江苏省招收统考生计划超过32万人,其中本科4万人,比去年分别增加4000和1000人,再考虑到生源减少因素,不存在“减招”问题。

2、教育部门选择调出省份的理由是,高考率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然而,这个理由对江苏湖北的家长却没有说服力:以江苏为例,江苏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远不及北京、天津,然而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参与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

3、不过有一点是需要强调的:促进高考公平不能仅靠调剂招生指标,而要着重从基础教育抓起。实际上,比东西部“高考鸿沟”更显而易见的,是东西部基础教育的鸿沟。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导致生源质量整体上不如东部省份,这也是许多全国性重点大学在西部省份投入招生指标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江苏高考招生计划再度减招(2021年江苏高考招生规则)-第1张图片-新高考

对于江苏高考减招35000人大家怎么看

第二,我认为,政府也应考虑到这三万八学子未来的路 。他们会去哪里?大多数是东部吧。

的确如此,因为所谓的“录取率提高”是以“报考人数减少”来实现的,对于具体的考生,更看重的是录取名额减少了。所以,目前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实际上就是一种存量调控,改变分配方式,而这就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很大的不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具体到江苏高考减招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江苏省内的高校数量有限,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另一方面,为了响应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的号召,江苏省可能会主动调整招生名额,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此外,江苏高考减招也可能受到国家层面教育政策的影响。

如何看待江苏高考减招事件的影响

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高考竞争已成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优质高校录取是否公平,常常更为家长关心。从媒体的报道看,江苏家长之所以认为调配名额不公,也并不是担心孩子没学上,而是担心本省本来就很低的一本录取率,进一步降低。

第一,我认为,政府做出决策时应考虑到它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江苏家长们已从乱成一锅粥到了聚集反对,人数相当可观。虽然已有南京的聚众家长被拘留起来,但是这丝毫不减家长们的激愤之情。

湖北和江苏高考减招是2016年高考实行的,教育部对全国各省份的招生计划进行的一次总体平衡。可能会对所属省份的招生录取率产生一些影响。由于全国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教育部每年都要对各省份招生计划进行平衡调配,不是去年才有的。

如何看待江苏省主动削减3万8000名高考招生名额

1、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外调招生指标,固然能提高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但显然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影响高考的公平和效率,并且不利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所以,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教育,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基础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和生源质量,这才是提高西部地区高考录取率的根本之策。

2、这个当然是有意见的了。都说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理应让让中西部。又是一桩“你弱你有理”的圣母婊情怀。乍一看经济实力强和教育恐怕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吧?但是细细分析下则不然。首先有经济基础,才有资源去获得一份好的教育。孩子得到了好的教育才能够考到好的分数。

3、年江苏省共有40万名考生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共设251个考点,11352个考场,6万余名工作人员参与高考。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校自行划定。

4、高考录取率取决于招生计划与报考人数,尤其是本省份高校数量的多少。其实江苏省高校数量是全国最多的,但为什么一本录取率不高呢,就是因为重点大学给予江苏的招生计划太少。

5、W人口的江苏高考制度面临改革,特点是什么?第一,遵循国家要求。贯穿中央政府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的全过程,确保我省的改革方案符合国家的改革精神和任务要求。二是符合江苏实际。

是谁提出江苏高考名额削减3.8万的?后台这么硬?

如果部属高校这30%的属地招生能够做些文章,无论是中西部省份,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省份,都能获益。学者张千帆指出,中国各大高校之所以在利益上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庸,是因为中央缺乏统一的硬性规则,不能帮大学跳出地方保护主义设定的“囚徒困境”。这应该成为教育部的发力点。

月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2016年升学压力较小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市)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生源计划总数为16万,其中湖北省调出最多,达4万;江苏其次,达8万。

外调8万招生指标,对此江苏省教育厅的解释是:2016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04万人,比2015年下降25万人。报考人数减少了,而江苏省2015年的生产总值(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此看来江苏省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政策决定向贫弱地区倾斜。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湖北等省份是特例,从教育资源丰富角度可以归入东部)确实不如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靠东部省份调入一部分名额,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录取率,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了吗?恐怕未必。

江苏高考分数达标的情况下小高考必须双A以上才能进入名校,如果有一门偏科其他再好,清华北大等名校只能无缘了。而其他的省份还能一门不行其他来补。2016高考江苏省高招名额外调8万(本科9000,高职29000),2017高考江苏省高招名额外调51万(本科27600,高职17500)。

如何看待高考湖北和江苏减招,对本省考生有怎样的影响

教育部门选择调出省份的理由是,高考率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然而,这个理由对江苏湖北的家长却没有说服力:以江苏为例,江苏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远不及北京、天津,然而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参与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

高考招生计划的调出并不意味着高考的减招,去除高考人数减少、临时增加招生计划等因素,高考总的录取率应该不会减少,但肯定会影响到个别批次及个别学校的录取率。不过考生还是应该放下心来准备高考,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分心。

针对部分高考学生家长的诉求,沈健表示,江苏高考不会出现“减招”问题,高考招生能够做到“三个不减少”:一是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中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规模不减少;二是本一本二等各批次招收江苏学生的计划规模均不减少;三是重点高校招收江苏学生的总计划不减少。

本次教育部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的出台,本人作为河北考生,和江苏,以及湖北等地的考生一样,受到了减招的不利冲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社会人士以及不明实际情况的网友,不能也不应该简单的把减招等同于所谓的行政腐化,为官不为,或者官欺民,民反官之类的社会问题。

标签: 江苏 高考 招生计划

发布评论 546条评论)

评论列表